近日,我校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工程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團隊成員吳智華老師與塔里木大學李志軍教授、羅青紅副教授聯合主編,“中心”團隊成員覃瑞教授、劉虹副教授參編的學術專著《胡楊和灰楊抗旱的生理及分子機制研究》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書系統闡明胡楊和灰楊兩物種生活史不同時期的生理生態適應策略,并進一步揭示了胡楊抗旱的分子調控機制,對挖掘利用抗旱相關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意義。 胡楊和灰楊是沙漠地區重要的喬木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國西北地區,其中以新疆的分布最為廣泛。胡楊和灰楊具有耐鹽、抗旱等優良性狀,對維持塔里木河流域極端干旱區生態平衡和生態安全,以及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工程中心團隊自成立以來,長期從事野生、馴化植物資源的收集、開發、利用與保護,并運用生物信息學、分子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等技術解析資源背后的分子調控機制。近年來,該團隊在紅花、金腰等植物資源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與塔里木大學合作,開展了邊疆地區胡楊等重要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研究,該著作的出版系研究成果之一。 (編輯:劉虹 來源:生科學院) |